[留學]餐桌紀錄-1

大家總有「留學生都挺會煮飯」的印象,因為大部分歐美國家外食不便又貴,無法像台灣簡單買個90元的便當或是35元乾麵加個海帶豆干燙青菜就輕鬆愉快解決一餐。

但,就我個人觀察,其實留學生的廚藝並不必然精進,有人出國一年半載還是只會水煮青菜,最多加個煎雞肉或是氣炸薯條,甚至我也聽過有人從沒自己煮過(也許泡過泡麵),就用麵包、三明治以及超市賣的即食食品或冷凍披薩解決一切,奢侈點再叫個外送。

我必須承認,荷蘭超市販賣的即食食品確實種類繁多,有各式各樣份量大到足以當一餐的沙拉、湯麵、濃湯、義大利麵、炒麵、炒飯、綠咖哩雞、紅咖哩雞、壽司、鹹派……挑特價時買的話也不會特別貴,我偶爾也會買一下。

但買它們就只是圖個方便,對我來說,它們的美味程度遠不及於自己煮的各式料理。也許有人一點也不在意不常吃到好吃的東西,但我做不到。「吃」可說是我生活一大重心,吃不到美食會讓我生氣;又,我是個常常在某段時間突然對某種食物產生強烈渴望的人,而那些「某種食物」大部分荷蘭都無處可買(或是有賣但很難吃/貴),所以除了自己動手做,沒有其他辦法可以消除我那突如其來的口腹之慾。

這樣的吃貨特質讓我常常在廚房東摸西摸,也堅持有空就自己煮飯。所以我想,是否會從普通留學生變成斜槓廚師的留學生,關鍵應該是對食物有沒有足夠的渴望吧!如果不是對美食有莫名的堅持,簡單煮就可以過活,實在沒理由在廚房瞎耗那麼多時間。

鑒於我這半年來實在煮了太多東西,總覺得不留個紀錄有點可惜,於是就誕生了這麼一系列文章。原本想用一篇就解決,但打到後來發現字數整個爆掉,只好分成兩篇來寫。必須先說,大家不用期望看到留學生中常見的廚藝進化史,畢竟我來荷蘭時也已經不是烹飪新手了(廚藝最悲劇的階段應該是6、7年前去打工換宿的時候),沒太多空間可以進步。

好了,廢話說太多了,以下就正式開始吧。

//義大利麵系

義大利麵原料好取得又不貴,超市架上義大利麵、麵醬一字排開,任君挑選,買回家後只要煮個麵再拌上個醬就簡單解決一餐,因此它可說是歐美留學生餐桌的常客。

記得我來荷蘭買的第二個主食類食物就是義大利麵(第一個買的是麵包)。但比起各式紅醬白醬青醬,我還是鍾情於清炒義大利麵,所以我一直以來都沒買過超市現成的義大利麵醬,永遠都是自己隨意炒一炒。

我的義大利麵一定會加蒜頭,至於其他的料就是手邊有什麼適合加入義大利麵的料就加什麼,大部分是甜椒、蘑菇、洋蔥之類的,但也曾經出現過秋葵這種比較奇妙的食材。會煮義大利麵通常是冰箱很尷尬的剩下一顆甜椒、一小堆蘑菇而我不知道該煮什麼的時候,很少因為真的想吃義大利麵而煮義大利麵。

唯一的例外是期末考後煮的鮮蝦蘆筍義大利麵。當時因為煮了牛奶燉馬鈴薯蘆筍鮭魚而買了一大包蘆筍,看著那包蘆筍,讓我興起了來煮鮮蝦蘆筍義大利麵的念頭。這也是我最費工的一盤義大利麵──認真查了鮮蝦蘆筍義大利麵的食譜,從熬蝦油蝦湯開始做起,又加入小番茄……做完後有莫大的成就感。

配上蘑菇濃湯(超市買的現成濃湯)以及一杯粉紅酒,有十足的儀式感。

//西式簡餐系

實在不知道該如何為這個分類正確命名。

我大多數都以米飯為主食(可以在下面的飯系以及簡餐系看到),但偶爾還是會準備比較西式的拼盤,特別是在沒時間的時候。簡單煎個馬鈴薯、烤個地瓜,甚至是一兩片麵包就足以取代米飯應提供的澱粉,至於其他營養就隨便抓幾把生菜或炒炒蔬菜解決,如果覺得還不夠滿足再泡個即溶湯包,和煮台式料理比起來省了不少時間。

西式簡餐系又可以分成以下幾種:

1.麵包系:麵包組合可說是最省時間的其中一種,通常會出現在我趕報告時的餐桌。順道一提,第一、二張(小圓麵包配起司菠菜蘑菇蛋、小圓麵包夾起司配炒甜椒以及蒜炒菠菜的那兩張)是我剛到荷蘭時煮的,當時因為太久沒用正常的爐具煮飯(在中和租屋時只有電鍋可用),一時忘記手感,所以只能煮出奇奇怪怪看起來不大好吃的東西。

而第四張(有奶油烤吐司、甜柿、還有一個焗烤盤的那張)右邊那個焗烤盤裡面的東西是菠菜起司烘蛋,做法很簡單但卻意外美味。

2. 馬鈴薯類:身處以馬鈴薯為主食的荷蘭,自然也要入境隨俗,偶爾吃吃馬鈴薯。雖說如此,我的馬鈴薯大多還是拿來做咖哩、馬鈴薯燉肉等等日式料理,極少以西式作法烹調,畢竟也不是我習慣的吃法。

剛來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想煮煮看烘蛋,而買了超市削好皮切成片的馬鈴薯,做完烘蛋後還有剩一些,於是就分了兩餐把馬鈴薯片煎來吃,再簡單配個炒花椰菜──這大概是我最接近「西式馬鈴薯主食」的一次吧。

第一學期結束後,室友們紛紛返家過節,拖此的福我從他們手中接收了許多剩下的食材,其中包含了半袋馬鈴薯。我先是用了幾顆馬鈴薯做了牛奶燉馬鈴薯蘆筍鮭魚,又規劃煮一鍋咖哩,但還是不夠消耗所有馬鈴薯,於是就索性於平安夜把一些馬鈴薯烤成薯條,再配上烤蘆筍、起司烤蘑菇,佐一杯粉紅酒,就是頓簡單但又不失儀式感的一人聖誕餐。

3. 番薯系:我是在這陣子才突然想到可以以番薯作為主食,大概是因為上個月網購了一包甘梅粉,讓人好想吃甘梅薯條,所以就買了三大顆地瓜回家(真的超大顆,大概是台灣常見地瓜的兩倍),其中一顆比較小顆的弄成薯條,另外兩顆就烤起來,一次吃半顆烤地瓜剛剛好。不過,由於處理廢炸油太麻煩,我的地瓜條一樣是用烤的,好吃是好吃,但還是覺得有點可惜,沒有外面裹了一層粉漿的那種炸地瓜條脆脆的爽感。

以地瓜為主食的困擾是餐盤上太「甜」,所以我一般會再另外煮個口味較重的主菜平衡,例如黃瓜炒雞肉(肉有用蜂蜜、白胡椒、五香粉等醃過)、椒鹽吳郭魚片(這是我第一次買吳郭魚,之前要吃魚都是買最習慣的鮭魚,但最近覺得應該勇敢踏出舒適圈而隨便挑了架上某個白肉魚片,查了後才發現原來其實也是自己習慣的魚類……)。

4. 燕麥系:若說麵包系是最省時間的其中一種,那燕麥系應該就是最省時間的各種料理裡面最省時間的那種,火燒屁股完全沒時間料理時只要泡個燕麥就好(基底多是牛奶,偶爾會用植物奶,有優格的話也會加優格添加層次感)。搞剛一點就加奇亞子、核桃、果乾、水果等,或是有陣子我特別迷戀加花生醬、巧克力和香蕉再拿去微波,吃起來就像甜點一樣。由於燕麥系通常太過簡單,我都沒留什麼照片(或是只留下看起來像嘔吐物的照片),所以在這邊就不放了。

//泡麵系

有點猶豫是否該把泡麵系寫出來,但它終究在我餐桌上扮演了太重要的角色,不寫寫它感覺對它有點抱歉。

有多重要呢?我到荷蘭的第一餐就是吃泡麵,夠重要了吧。

學期間比較忙碌的時候常常煮一鍋泡麵,加個一堆青菜、菇類還有蛋,就是一頓好像不健康又很營養的一餐了。我並沒有從台灣帶來太多泡麵,一來行李重量有限制,又我知道泡麵在荷蘭還是買的到,雖然有些口味這邊不見得有,但我習慣吃的韓國泡麵(像是農心出的各種口味泡麵以及辣雞麵)這邊卻到處都有賣。

說「到處都有賣」真的不誇張,亞超當然是有進貨,連一般的超市都進了不少,之前甚至在賣一般生活用品的店看到自成一角的韓國泡麵們。

住處附近有間很大間的Albert Heijn(一家在荷蘭很常見的連鎖超市),那兒販賣的泡麵種類也十分齊全。韓國泡麵當然是有進,而且種類好像比別人還要多,除了常見的辛拉麵、辣雞麵外,還有泡菜拉麵、蔬菜口味拉麵、特辣辛拉麵、起司口味辣雞麵、特辣辣雞麵,任君挑選。另外還有出前一丁(雖然不是我們習慣的口味,但吃起來也沒太差)、各種印尼泡麵、泰國泡麵,最讓我吃驚的還是百勝廚的叻沙麵!

如果想吃吃其他口味,亞洲超市是每個留學生的好夥伴。在那兒,可以找到更多我們習慣的泡麵(例如正常口味的出前一丁),印象中好像還曾看過丼兵衛。還是無法滿足呢?別擔心,現在網購方便得不像話,台歐名品可以找到各種拌麵,我在那邊買過麻辣肉燥口味的曾粉(曾拌麵的分支,只是麵改成米粉),個人滿喜歡的。而在鹿特丹那邊有間由台灣人經營、有宅配服務的素食超市,叫做veggie garden supermarket,偶爾也會進一些台灣的素食泡麵(例如我愛的素飄香麻辣燙),可一解思鄉之情。

總之,在荷蘭要買泡麵真的不是件難事,除非對特定口味的泡麵有所堅持,要不然我建議來荷蘭的留學生不用扛那麼多泡麵來,省點行李空間吧。

//飯系

終於要進入與廚藝比較相關的項目了,要不然前面都是一點鑑別度也沒有的料理。

「飯系」指的是純粹的飯料理,不用其他配菜,本身就已經包含了各種料,例如炒飯、稀飯、燴飯、燉飯、炊飯、上海菜飯等等。

我還在台灣時很常做稀飯,因為當時我唯一有的鍋具是大同電鍋,能煮的很有限,而稀飯只要把料還有雞湯塊丟進飯裡面再放到電鍋蒸個幾十分鐘就好,簡單不費事。來這邊後,廚具選擇變多,稀飯出現在餐桌的次數大幅減少,印象中應該只煮過兩次?第一次是剛到荷蘭不久、還沒什麼烹飪靈感的時候,不知道該煮什麼,下意識就煮了在台灣最習慣的康寶雞湯塊高麗菜紅蘿蔔稀飯;第二次則是感覺有點受寒,處於感冒邊緣的時候,想讓自己暖起來,於是就煮了海鮮稀飯來吃。

倒是炒飯出現的次數增加了。若說義大利麵是清西式食材(甜椒、蘑菇)的好夥伴,炒飯就是想要清台式食材的不二人選。剩下高麗菜,又不想清炒或水煮?沒問題,只要炒成炒飯就好。冰箱只剩下飯和雞蛋?也可以,就簡單做個醬油蛋炒飯。

而且炒飯要用到的材料和調味料都極為簡單,我的炒飯只要有隔夜飯、蛋、醬油、蔥、白胡椒、鹽就可以完成,想吃豪華一點也可以加料升級成特製炒飯,例如鮭魚炒飯、泡菜起司炒飯。

之前交換時也曾做過炒飯,但當時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成功過,總是太濕黏,雖然還是可以吃,但就沒有粒粒分明的口感,香氣也明顯不足。現在的我卻莫名炒飯功力大增,每次炒都夠香、夠乾,明明這段期間我也沒炒過飯呀?

其他做過的還有油飯、燴飯,這兩道都是我這次來留學才首次嘗試的料理。

做油飯時因為不想特地去買糯米,就用一般的白米代替,而且手邊的刀子太不利、切豬肉切得很吃力,索性豪邁地切大塊肉,導致最後做出的成果吃起來和正統的油飯有一定差距;但我在調味、用料方面都盡量符合食譜的要求,所以距離一般油飯還不算太遙遠──至少我自己覺得是好吃的。

燴飯則是令人訝異的大成功。我在烹調時除了按照網路上食譜做之外,腦中還同時想著小時候我家常買的花枝羹,想著他們在花枝羹裡面加了哪些東西,例如洋蔥、蒜末、辣椒,把這些原本食譜並沒有要求的東西加入我的海鮮燴飯。我當初並沒有真的想複製他們的味道,只是覺得燴飯好像就是該加這些東西,沒想到最後我的燴飯吃起來竟和那家花枝羹有七成相像。這就是烹飪的有趣之處吧。

//簡餐系

簡餐系指的是一道台式主食配上一至數道配餐的料理。這裡的「台式主食」多是米飯,但偶爾也會出現水餃、蛋餅等比較特殊的主食。

這系列出現在我餐桌上的頻率是各系列之冠,畢竟27年的台灣人舌頭無法被輕易改變。

有時候只會有一道配餐。第一種情形是以蛋餅或是水餃為主菜的時候。總覺得蛋餅和水餃本身就已經構成一道菜,所以只要再額外準備一樣東西就好。

說到蛋餅,我自己煮的蛋餅基本上都是原味蛋餅,對蛋餅控來說,原味就夠美味了呀!有時候會自己調粉漿、煎粉漿蛋餅,有時候則是煎亞超賣的現成蛋餅皮,口感截然不同,彼此不能互相替代,至於什麼時候要煎粉漿蛋餅,什麼時後又要煎現成餅皮,一切都看當時的心情(以及懶惰程度)。

而水餃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我在這邊總共買過兩次冷凍水餃,第一次是「韭菜豬肉口味」,結果吃了根本沒什麼韭菜味,雖然還算好吃,但就有種這水餃對不起它品名的感覺;第二次買的則是韓國來的泡菜口味水餃,只能說和我們習慣的餃子不大一樣:內餡偏軟爛,不是Q彈的那種,號稱的泡菜味同樣名實不符的不太重。雖說如此,我也沒有覺得它不好吃,我就是秉持著一個開放的心態接受不同國家的餃子──如果期待在它身上看到台灣餃子的影子,那當然會皺起眉頭,但若一開始就以吃吃看來自其他文化的餃子的心情來吃的話,自然就不會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第二種只有一樣配餐的情形是那配餐已經包含菜、肉、我又懶得再多弄一道菜的時候,例如甫來荷蘭沒多久煮的辣炒小黃瓜絞肉炒蛋(聽起來很荒謬,但其實滿好吃的)、改了食譜配方所以有點失敗的奶油燉白菜、消耗大白菜最有用的白菜滷、懶人最愛的一大鍋咖哩。

必須澄清一下,雖然點名了前述懶人料理,但這並不代表每次我煮它們的時候都沒有額外的配菜。白菜滷和咖哩我煮了無數次,大部分我都會再加個一兩項配菜,反而「沒其他配菜」才是例外。

所以一般狀態的簡餐是白飯配上二至三道配菜(這邊的配菜包含等下會介紹到的湯品)。這二至三道配菜會以各種排列組合出現,多是一道主餐(比較費時、重口味的菜,大部分是葷食)配上另一道簡單的附餐。

以下是我煮過的主餐:各種雞湯、打拋豬、蔥燒雞、手切滷肉滷豆腐滷蛋、香菇肉燥、親子丼的「親子」部分、麻婆豆腐、馬鈴薯燉肉、味噌辣炒豆芽玉米(難得出現非葷食料理,但它夠重口,所以還是被我歸類在主餐)、素雞肉飯、乾煸四季豆、海明威蘑菇、紹興蒸雞、螞蟻上樹、雜炒蔬菜丁(乾香菇丁、杏鮑菇丁、豆乾丁、紅蘿蔔丁、毛豆),當然還有前面提過的白菜滷、咖哩雞。

由於本人是個很愛實驗新料理的人,所以大部分主餐類食物都不會重複出現在餐桌上,最常出現的大概是咖哩吧!畢竟咖哩塊都買了,不煮白不煮,而且煮一次可以撐個三四餐,很划算。其他曾重複出現的還有香菇雞湯、打拋豬還有手切滷肉:香菇雞畢竟煮起來太方便,而打拋豬則是因為想消耗魚露,最後手切滷肉是由於第一次做的時候不大成功,想雪恥而再度挑戰。

接著就稍微介紹一下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主餐吧。

首先是手切滷肉(以及一起滷的豆腐和蛋)。第一次滷的時候可能是配方弄錯或是少了什麼料,最後滷起來跟我想像中的滷肉不大一樣,好像少了一個香氣,看起來也沒有醬色,雖然吃進嘴裡是好吃的肉塊,但要說它是滷肉就有點牽強。第二次我卯起勁來滷,買了月桂葉、小茴香、白胡椒粒、八角粉(因為找不到一整顆的八角),把一堆香料丟進滷鍋,醬油也沒省,該倒多少就倒多少,又滷又悶,一下炒、一下大火煮滾,一下又要關中火、小火,或是關火悶……一切都乖乖按照食譜說的流程走。最後滷起來,嘖嘖嘖,真的是色香味俱全,有種一秒回到家鄉的感覺。美中不足的是當時找不到滷味袋,所以全部香料都很豪氣地撒在鍋子裡,要吃的時候還得一直挑掉,很麻煩。(下圖第一二張是第一次的滷肉,第三四張則是第二次嘗試)

麻婆豆腐也讓我感到訝異。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做麻婆豆腐了,我與麻婆豆腐的糾葛從大學就開始,畢竟只要有豆腐、絞肉、辣豆瓣就可以變出成果不算太差的麻婆豆腐,就算只有電鍋也勉強可做。而身為一個嗜辣者,偶爾當然會感到嘴饞想吃吃麻婆豆腐。

然而,之前所做的麻婆豆腐都屬於「簡易版」,沒有爆香程序,蔥薑蒜幾乎都被省略,頂多略炒絞肉,然後就把所有料一股腦兒丟到電鍋裡烹煮。

而這次的麻婆豆腐就不一樣了。爆香當然是有的,畢竟薑蒜常駐於現在的廚房,不爆白不爆;除此之外,我還費工地多了一個「煉花椒油」的程序──老實說,真的有點麻煩,但我也承認花椒的香麻替麻婆豆腐的味道增添了層次,下次再做八成會再次從煉花椒油開始(畢竟花椒粒也還有剩XD)。這次的麻婆豆腐最失敗的可能是比例沒調好,導致最後成果太乾,不過整體吃起來的香、味還是高於平均分數的。

說到費工,就不得不提素食雞肉飯。當時好像是有感自己太仰賴以葷食為主餐,而想試試素食主餐,又剛好在youtube看到專門做素食料理的youtuber分享素食雞肉飯作法,看了看覺得沒太難,於是就心一橫來挑戰一下。結果其實超麻煩的啊!各種菇類的切丁、手撕杏鮑菇,最重要的是還要煉菇油!影片裡看起來好像一下子就煉好,但輪到自己做的時候怎麼煉都無法煉到指定的狀態,後來去留言區看才發現大家都煉好久,甚至有人煉到一兩個小時……雖說菇油煉好還可以做其他料理,我也把它放到玻璃罐打算好好保存,結果當晚放在廚房放涼的時候竟然被室友以為是廚餘而倒掉了,發現的當下真的超生氣XD但室友畢竟不是故意的,我也不好對他發脾氣,也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

那費盡心思的料理吃起來如何呢?個人覺得是還挺好吃的,調味得當,還有股鮮味,但跟真正的雞肉飯比起來還是有段距離,它充其量只能說是好吃的菇料理,並沒有精確複製雞肉飯的精髓。但這只是個人淺見啦,要知道身為一個嘉義人,對雞肉飯的要求自然比別人高不少,不是隨隨便便的料理都可以稱做雞肉飯的。

最後一個想提的料理則是海明威蘑菇,一道看起來就和其他主餐格格不入的料理。從我的主餐清單應該就可以看出來,當我想配台式主食時就會煮亞洲主餐,台日泰各種菜系,總之都是適合配米飯的料理。但海明威蘑菇?一道西班牙Tapas,怎麼會誤闖亞洲主餐系列?其實原因簡單的很,就是想嘗試蘑菇的不同作法,對於單純的煎、炒已經感到厭煩,而上網查「蘑菇料理」,看到了海明威蘑菇、覺得好像很美味,於是就決定挑戰看看。

那為什麼是配白飯呢?我大多數時候是個講究搭配的人,西式料理就要搭配西式料理,唯一的例外就是忙課業忙到焦頭爛額之際──那時連填飽肚子都有問題了,哪有心思想什麼搭配不搭配?而我在煮海明威蘑菇的時候恰巧是報告截止日前三天,當時冰箱正好剩下一小份的飯,我沒想那麼多就拿蘑菇來配飯了。

主餐部分就先講到這邊吧,再講下去我大概可以講個三天三夜,還是見好就收。

那麼副餐又是如何呢?不同於主餐的多變性,我的副餐總是不脫那幾種──炒/燙青菜、各種蛋料理,或是涼拌系列的小菜。

青菜大部分是用炒的,偶爾才會用水煮。常選用的青菜種類則是和台式炒菜法比較搭的高麗菜、小白菜、青江菜、菠菜。最簡單的做法是清炒,除了油、鹽以外沒加其他東西;有時候則是蒜炒,在放入青菜前先爆香蒜頭(一時興起還會加辣椒);想換不同口味就會加一些我從台灣帶來的香椿醬。

除了前述青菜外,我曾煮過的還有秋葵、四季豆、甜豆、紅蘿蔔,但出現頻率就沒那麼高。秋葵是因為不好買,要特地去亞超才買得到、而且也不是每次去都有辦法買到;而四季豆、甜豆和紅蘿蔔則是我本身沒太大偏好,我還是喜歡葉菜類多一點。

偶爾也會燙花椰菜。不得不說,燙花椰菜真的很方便,一次燙好一朵就可以分個三四餐,大朵一點的甚至可以撐五餐。要吃的時候只要從冰箱拿出來裝盤就好,我在燙的時候多會加鹽,所以不需要再另外調味,當然吃膩清燙口味時也可以加個辣美奶滋、胡麻醬或其他各式醬料。

蛋料理則多是炒蛋、荷包蛋,懶惰的時候也會一次煮好幾顆水煮蛋。炒蛋口味視當時手邊有什麼材料而定,沒材料的時候單純的醬油炒蛋我就可以吃得很開心,當然豪華的蝦仁炒蛋、紅蘿蔔炒蛋、番茄炒蛋、洋蔥炒蛋,甚至是秋葵煎蛋更是錦上添花。

涼拌小菜是懶人心中的冠軍。涼拌小黃瓜既簡單又美味,偶爾醃個一盒放在冰箱,可以充當好一陣子的配菜;涼拌豆芽菜、涼拌甜椒、秀珍菇我也做過,雖然要先燙過,比較麻煩一點。最近則是因為失手買了兩大包紅蘿蔔(被紅蘿蔔買一送一促銷給誘惑的結果),所以也試做了醃紅蘿蔔,意外地挺好吃,只是備料有點花時間,要把紅蘿蔔切片。

除了自己煮的配菜,沒時間的時候也會拿現成的泡菜、毛豆、海帶芽充當一道配菜,或是直接抓一把生菜,像牛一樣大口吃草。

啊,前陣子第一次嘗試煎了豆腐。原先是為了煮火鍋而買的嫩豆腐,但火鍋煮完後還剩半盒,就試著煎看看了。原本很怕自己毀了它,因為之前完全沒煎過豆腐,而且這次買的豆腐真的是嫩到不行(是日本的絲絹豆腐),總感覺一個不小心就會變成豆花。幸好意外煎得很成功!豆腐完好無缺、外酥內嫩,配上特製蒜蓉醬,讓人意猶未盡。

說了那麼多,以下還是直接上圖比較實際。

//湯系

我本身就是個很愛喝湯的人,和乾麵比起來我也比較喜歡湯麵,所以湯湯水水的料理自然是不會在我餐桌上缺席。

最常煮的是雞湯系料理,一來是真的很簡單、二來是我自己其實本來就滿愛雞湯的。蒜頭洋蔥雞湯、香菇雞湯、剝皮辣椒香菇雞湯、麻油雞,各式充滿台味的雞湯料理,都曾現身於我在荷蘭的廚房。

不是我在自吹自擂,我每次煮出來的雞湯味道都鮮極了。沒什麼太特別的秘訣,但每次煮雞湯前我都還是會上網偷學一下各個食譜的小撇步,所以有時我會將雞肉先用薑、蒜頭、蔥段等簡單燙過;有時則是先煎炒雞肉,不會全部材料一股腦兒扔進鍋子裡熬煮。而在煮香菇雞湯時,我也會不嫌麻煩地切些薑片、拍些蒜頭丟進去,不曉得有沒有影響味道,但總之加了還是比較心安。

食材本身熬煮出的味道就十分鮮美,所以我不曾在雞湯加額外的調味。

說到雞湯,很多人會將雞湯塊列於留學生的必帶清單,但我自己是覺得…沒那麼「必帶」啦……除非你真的是個完全的料理新手,或是本身在台灣就很常用雞湯塊煮東西,要不然其實雞湯塊用處沒想像中的廣。想喝雞湯、想煮湯麵,其實自己熬湯一下就好了,而且還比雞湯塊煮出來的要來得自然好喝(我吃起來的感覺)。我雖然也有帶雞湯塊,但也只是因為之前在台灣買的還有剩,家裡也沒有用雞湯塊的習慣,留在家大概會被放到過期,所以就順手扔進行李箱了。來荷蘭後使用雞湯塊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好像就只有煮粥的那幾次有用到吧……另外,在荷蘭其實也買得到雞湯塊,但我沒買過,不確定和康寶雞湯塊味道比起來差異多大。所以,雞湯塊真的一點也不算「必帶」物品,強烈建議大家都試著自己認真煮煮看雞湯。

第二種湯系是蔬菜與蛋的碰撞,例如番茄蛋花湯以及菠菜蛋花湯。這種湯大概都是我黔驢技窮下的產物──廚房就剩蛋、一大袋菠菜或是幾顆莫名孤單的牛番茄,又覺得煎蛋啦炒菜啦太麻煩,乾脆就做成湯吧?不過,直接加水煮湯通常味道都太淡,所以有時會用蔥段稍微熬一下,讓湯底帶個鮮味。

而身為日式料理愛好者,偶爾做些「出汁」也是應該的。出汁是日式高湯的意思,最常見的應屬昆布柴魚高湯。「熬高湯」聽起來很麻煩,但其實多數日式高湯都不難,需要的材料也不多,我自己試過的出汁只有昆布柴魚高湯,步驟很簡單,只要泡昆布、拿去煮沸騰、撈出昆布後加入柴魚再次煮沸,最後過濾出柴魚即可。剩下的昆布和柴魚拿來做昆布柴魚佃煮,就是一道方便又下飯的日式小菜。

至於高湯要拿來做什麼呢?用途可廣的呢!首先是日式定食必備的味噌湯,昆布柴魚高湯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再來是各種日式料理,例如親子丼、玉子燒、關東煮、馬鈴薯燉肉、馬鈴薯牛奶燉煮鮭魚等等,有沒有用出汁味道明顯吃得出來。之前做的親子丼都是用開水做,這次因為有熬了高湯,就試著用高湯代水,沒想到馬上有種「外面賣的親子丼」的感覺。除了日式料理外,也可以實驗看看用在其他料理,例如我有一次煮辣炒年糕時就有加昆布柴魚高湯,也覺得味道比白開水燉的辣炒年糕有層次多了。

當然,除了大費周章煮別的料理外,出汁也可以直接拿來做為湯底,煮出來的小火鍋有模有樣,再配上熟悉的牛頭牌沙茶醬,讓人有種錯置台灣的感覺。

第一篇就先到這邊好了。前前後後加起來竟然也有9000字,連我自己都覺得詫異。下一篇會從甜食篇開始,以「雜七雜八篇」(就是難以歸類的各種料理,包括小吃等)作結,還請大家好好期待。

發表留言